当前位置:旅行攻略> 精彩游记 > 精彩游记详情

安州区桑枣镇海水村:有河名为“海”,一村三古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11/24 9:58:49]
现存的古桥中,有很多规模并不大,但却与当地民生密切相关,背后的人文内涵依然丰富多彩。即使遭到毁坏甚至古桥主体已不复存在,关于桥的故事、传说也会在百姓中口口相传,流存下来。

安州区桑枣镇海水村境内的三座古桥,就属于这种情况。

2009年6月2日,当时的安州曾发出一则简讯,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队在桑枣镇海水村发现多处清代古桥。但由于当时海水村交通还极为不便,就没有找到这些古桥。近日,机缘巧合再次来到海水村,实地探访海水村古桥。

传说老拱桥保一方风调雨顺

第一座古桥在海水村三组沙子岭西北150米处的海水河上,当地村民称之为老拱桥,桥为单拱古桥,由条石砌筑而成,桥长15.6米,宽4.2米,高4.8米,拱垮9米,是海水村通往桑枣镇和桑河路(桑枣镇通往涪城区河边镇)的交通要道。



“我们村的这三座古桥,最有文物价值的就是老拱桥,最有故事的是土桥。”世代居住在海水村、今年93岁的颜高义大爷说,据原先立在桥头的建桥功德碑记载,老拱桥是清乾隆年间一个姓罗的财主修建的,建桥的位置属风水宝地,建桥后可保一方风调雨顺,不遭水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老拱桥桥头石墩上有石刻龙头、龙尾、桥碑、石鼓,桥边还有字库、土地庙、海水寺庙等古建筑,可惜后来遭到破坏。

据介绍,老拱桥上原来是石栏杆,石栏杆上还雕刻有人像。石栏杆被毁后,加了铁栏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铁栏杆部分受损,后来村委会在桥上加了钢筋混凝土栏杆。

简朴土桥曾遭遇人为破坏

在距老拱桥不到1000米的海水村3组与11组之间,横跨海水河的第二座古桥叫土桥。在海水村的三座古桥中,土桥的建筑特色与众不同,还流传着一段传说。

土桥桥长15米,宽3.8米,距河床高5米,桥墩跨度间距3米,是海水村通往桑枣镇和桑河路的交通要道。土桥的建筑属于五洞石平桥,除主洞外,另有四个辅洞,春秋季河水从主洞经过,夏季涨水,四个辅洞起泄洪作用。五洞之间的桥墩到桥面为条石砌筑而成,桥面再用60余块条石铺成。因桥墩之间跨度小,因而不易被洪水冲毁,也不容易被人为破坏,显得格外牢固。



土桥规模不大,但依然秉承明清时期造桥的传统习俗,雕刻了一条龙。桥南是石圆雕龙头,桥东北为龙尾,龙头高0.8米,宽0.3米。细看发现,土桥上的石雕龙头雕刻有些粗糙。原来,土桥上原来的石雕龙头粗犷大气,十分生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坏,龙头被推到河里,只有龙尾幸存。后来,村民花钱请工匠重新雕刻了龙头,安放在土桥上。

在老拱桥与土桥之间,还有一座叫黄家桥的古桥,桥长6.5米,宽1.6米,高2米。当地村民说,黄家桥的历史最多只有100多年,因规模较小,就没有什么故事和传说流传下来。

关于三座古桥的传说

地处丘陵地带,距离罗浮山不到两公里的海水村,为什么会叫海水村?为什么会有三座古桥?

颜高义大爷说,在他爷爷那一代以前,这里就叫海水村。据说村名源自当地众人皆知的一个传说。罗浮山又叫浮山,传说罗浮山下通大海,以前海水经常从罗浮山下喷涌而出,殃及村民。为堵住海水,玉帝赐十二块金砖放在罗浮山下挡住海水,派金蜘蛛大仙日夜守护。一次,金蜘蛛擅离职守到人间喝酒,暗中觊觎金砖的黑风怪兽趁机偷走一块金砖,罗浮山因此倾斜,海水从倾斜处出来,形成了海水河,祖先们于是将村名改为海水村。

“海水村村名的来源,细究起来,应该与安州区海绵生物礁的来源有关。”安州区地管处党工委书记、管理处主任薛远超介绍说,罗浮山处在龙门山脉北段推覆构造带上,而闻名于世的安州区晚三叠纪水硅质海绵生物礁、海鱼等生物化石,也分布在罗浮山以下的桑枣镇、雎水镇等地。这足以说明远古时期,安州区等地就是大海。

“祖辈们说,海水村的三座古桥是当地三个财主打赌修建的。”颜高义说,早年海水河上没有桥,两岸村民生活、耕作极不方便。有一天三个财主不期而遇,各自炫富后,一个财主提出要出资建桥,留名后世。另外两个财主虽然不如这个财主财大气粗,却也不甘示弱,打赌谁先建桥,谁就在桥碑上留名。结果三人在没有约定建桥规模的情况下就动工了,最后三座桥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段竣工。

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古桥已经失去通行能力,但海水村的三座古桥,至今仍是村道上的主要桥梁,承载着过往的车辆与行人。

下一条:银杏黄了,美到让人窒息,来度假区邂逅最美秋色!

上一条:一名成都人的秀水印象

关闭

导游及领队信息查询

我们为您真诚服务

关闭

欢迎登陆

登 录

记住账号 注册新用户

立即登陆

关闭

欢迎注册

单击图片换一张

同意条款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