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的高山 潺潺的溪水牛儿吃草 鱼儿戏水这里是美丽的三元镇故居乡情走在长满青苔的石板踏上刻满岁月的台阶进入了慕名已久的禹平故居这座160多岁的老屋门前,随风摇曳的翠竹屋里,一根根岁月刻磨的房梁每一个情景都是一幅图画每一个思绪都是一种乡愁⋯⋯ 置身院内迎面而来的古旧气息和着那随处可寻的禹平诗词霎时,耳畔似乎响起了那首爽朗牵梦的《高山青》词里尽是邓禹平先生对故土的眷念禹平故居是一座吊脚楼的立栅结构,楼下是青石堆砌而成的基脚。篱笆墙、青石路和那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栩栩如生雕花窗户、遗留百年依旧保存完好的古木窗棂、石刻雕花,仿佛都在向人们诉说,诉说那曾经的过往。土屋 让乡愁有处安放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对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心生向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椋,桃李罗堂前。”三元镇龙吟村的李家院子就在时光的空隙中悄悄地保留了这一份原始的乡愁阳光斜印粗糙的土墙却多了一抹旧时温情让游人的心顿感亲切童年的时光,不正是在这黄土墙堆砌而成的巷中穿梭吗?那一道道布满尘埃的木门,总能勾起游人的无限回忆幼时,这样的木门却是作画最好的工具院子里,梨树下光影交错枝丫的摇曳声中浮现的是伙伴们追逐的身影土屋中的一景一物都是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的记忆是念想,更是浓浓的乡愁。一座吊桥,一抹情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诗文中的美好不正是三元镇龙吟村铁索吊桥两岸最真实的写照吗?铁索吊桥由无数条粗壮的钢筋绳索拧结一起而筑成,横跨在村里的魏城河上两岸各由一座大石墩牵引着桥上用钢板铺建固定,整座桥就这样看起来简单又浪漫。日复一日铁桥以一种谦恭的姿态承担着重任桥身烙印着两岸村民来去匆匆的斑驳脚印与看不见的浓厚乡情层层叠叠·十分厚重两岸青山相连碧波万里铁桥就在此处送别离人 迎接游子转身的瞬间那山一程水一程的盼望就印在了桥下的浪波里
下一条:精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探寻三线建设足迹之旅!
上一条:酱油、酱人、匠心丨来江油清香园,一起探寻酱文化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账号 注册新用户
立即登陆
手 机:
确 认 密 码:
验证码:单击图片换一张
同意条款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