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李白的一首《静夜思》道出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愿君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今天,让我们循着李白的诗歌去李白故里——江油李白故居(青莲李白诗歌小镇)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李白《折荷有赠》漫波渡又名蛮婆渡(浣纱得鲤)清代黄廷桂《四川通志》载:“漫波渡,相传李白母浣纱于此,有鱼跃入篮中,烹食之,遂孕而生白。”磨针溪(铁杵磨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明代陈仁锡《潜确类书》卷六十云:“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太白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洗墨池:蒲花洗墨 相传,洗墨池是李白兄妹题诗写字后涮洗笔砚处。池水极其清幽,时而有便有水泡浮起,状如蒲花,故有“蒲花洗墨”一说。太白祠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李白《初月》陇西院旧时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李白《雨后望月》粉竹楼“月圆徽音不远,谪仙何时归来”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李白《对雨》太白碑林野凉疏雨歇,春色遍萋萋。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野花妆面湿,山草纽斜齐。——李白《晓晴》邀月台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亮洞子匡山去青莲,行走生列员;亮洞好去处,古乐加清泉;留宿无须烛,明月来洞间;读书与饮酒,相伴到安眠。——李白紫云山“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普照寺(河西)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楠木白云飞,高僧顶残雪,门外一条溪,几回流岁月。——李白。小匡山(读书台)樽酒何时怀落月,书台空自锁闲云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李白《冬日归旧山 》大匡山“匡山读书处,白头好归来”——杜甫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李白《别匡山》戴天山(乾元山、吴家后山)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窦圌山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李白《题窦圌山》窦圌山.云崖寺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老 君 山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李白纪念馆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李白《九日》李白在江油出生并生活了24年,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和珍贵遗迹。同时,少年时期的李白开始往来旁郡,寻仙访道,从学名师,拜谒高门,潜心研学。至公元724年,李白怀揣报国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顺江而下,到渝州,公元725年(25岁)出蜀,经三峡,巫山,过荆门,“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以期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其后游洞庭、庐山、金陵、扬州等地,广事交游,于广德元年,病入沉疴,赋《临路歌》而卒,时年62岁,一代仙才永辞人世。“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是李白对故乡——江油美丽山川的真实画像。这里山川毓秀,人杰地灵。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一江两河九堰”穿城而过,三山苍翠环抱江彰平原,交通方便快捷。来吧,循着李白的诗歌一起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油,访古问今,赏江油的山水美景!
下一条:用六天时间,带你游遍安州
上一条:北川片口白草羌人又要过尔瓦热节了,约吗?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账号 注册新用户
立即登陆
手 机:
确 认 密 码:
验证码:单击图片换一张
同意条款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