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碑林巨碑广场
江油是李白生活、成长的摇篮,家乡人民为纪念李白,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李白文化,
以一座山树一座丰碑,精心建造了我国唯一的以李白文化为主题的诗歌艺术园林——太白碑林。
太白碑林入口照壁
古今尊国士,中外仰诗仙。
碑林于1990年6月在海内外李白崇拜者的倡议下筹建的。
当时面向全国征集有关李白书画作品,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末代皇帝溥仪之弟溥杰,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当代诗人藏克家和台湾数十名学者、书画名流纷纷捐赠字画或资金。
两年多时间就征集到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等国家,
港、澳、台地区和各省、市区书画作品近两千件。
2000年太白碑林破土动工,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和四川省雕塑院设计规划。
共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石碑近百座,整个碑林以园林为基调布局,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
将李白诗歌艺术的精髓和历代书画艺术的魅力联袂再现,全方位的展示了李白不同风格的诗歌魅力。
巨碑侧影
碑林雕刻诗作近200首,有脍炙人口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名诗。
千百年来,正是这些言浅意深的杰作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培育着我们对祖国、对亲人朋友、对自然山川的热爱。
不同肤色的李白追随者在巨碑广场
2001年9月,李白诞辰1300周年,太白碑林正式对外开放。
其中最为宏博大气的是“巨碑广场”,广场全长80米,碑石平均高度5.5米,
最高处约7米,利用众多的青石垒砌而成的一面巨型石墙。
石墙上镌刻着三首李白的代表性诗作。
这三首不仅是鸿篇巨制,也是李白这一生流传下来的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旷世名作。
它们分别是: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书写的李白最负盛名的千古绝唱《蜀道难》;
由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狂草挥洒的李白最为豪放的诗歌《将进酒》;
以及明代奇才书画巨匠徐渭书写的李白最具浪漫情怀的游仙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
广场活动
2017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课程。
李白故居被定为四川省研学游基地之一。一年四季,都有络绎不绝的中小学生来到青莲李白诗歌小镇,探寻民族的文化基因,拥抱最美的诗和远方。